养殖技术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 技术园地 > 养殖技术资料库 >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

【 发布时间:2018-05-15 】 【 点击次数:43 】 【 所属分类:养殖技术资料库】

国内疫情压力严峻的局势下,疫苗免疫成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猪场免疫效果却往往不容乐观,市场上疫苗良莠不齐,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以及正确评价疫苗免疫后效果是猪场急需审视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中国的养猪业来讲,影响猪场获取更大利润空间的瓶颈不是育种、饲料和市场等问题,而是各种各样的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疫病防控中,疫苗免疫接种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免疫失败的现象频频出现,正视免疫失败产生的原因,选择合适的疫苗免疫接种至关重要。笔者从免疫预防的角度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对猪场如何选择圆环、蓝耳、伪狂犬、支原体肺炎疫苗以及这些疫苗免疫后的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1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

1.1免疫抑制性因素

 

1.1.1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场最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支原体等。这些病原直接破坏机体的免疫细胞,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肺泡巨噬细胞、肺泡的二型肺细胞、外周单核细胞等;圆环病毒的靶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胸腺细胞等。由于免疫细胞受损,使得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足量的抗体和细胞因子。

 

1.1.2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可直接作用于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细胞,也可以间接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如黄曲霉毒素产生的T-2毒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肝脏、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其通过DNA和RNA结合抑制其细胞合成,并作用于免疫细胞,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赭曲霉毒素还可以降低抗体产量,影响体液免疫,阻止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霉菌毒素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广泛抑制降低了宿主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效价。

 

1.2疫苗因素

 

1.2.1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或批次差异大  国产疫苗良莠不齐,多数疫苗厂家的抗原含量是在分装疫苗前随机抽检进行标定,实际应用时抗原含量往往达不到免疫要求。最常见的是猪瘟疫苗,猪场做疫苗抗原含量测定时常常遇到不同批次之间,甚至同批次之间抗原含量差异过大。其次是圆环疫苗,由于圆环疫苗接种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国产的圆环灭活苗在进行抗原含量标定时难度较高,易标定失败。

 

1.2.2疫苗灭活不彻底  常见的是圆环疫苗,由于圆环病毒颗粒非常小,且为二十面体结构,较难灭活,灭活剂添加较少时难以灭活完全,灭活剂添加较多时难以中和灭活剂且接种后副反应增多。

 

1.2.3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血清学不完全相符  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基因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有1个血清型和2个基因型,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细菌性病原的血清型往往更多。不同基因型之间仍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差。因此免疫的疫苗必须与本场流行的血清型一致,基因型一致或相近,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1.3免疫程序不合理

 

1.3.1首免日龄不合理  影响首免日龄的最关键因素是母源抗体,在参考疫苗厂家指导的首免日龄外,更重要的是自行设计试验,检测母源抗体消减情况,合理安排首免日龄。

 

1.3.2免疫频率  影响免疫频率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中病原载量以及母猪带毒、排毒情况,根据近2-3年病原监测的结果,合理安排免疫频率。其次,影响免疫频率的因素为疫苗的保护期,部分疫苗本身的免疫保护期就短,需要强化免疫1-2次,同时环境中病毒载量过大或者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时极易造成实际免疫保护期远远低于理想情况下的疫苗保护期,在抗体水平低下时期极易发生疫情。



价值猪料生产,价值猪料,打造中国价值猪料第一品牌,套餐养猪视频,生猪养殖用和牧,山东猪饲料品牌,教槽不拉稀,高档母猪料,猪用预混料信得过,山东著名猪料厂家,猪饲料性价比好,山东价值名牌猪饲料, 母猪围产料